企业新增白酒设备不受限了,行业利好,要扩大生产吗?
来源:http://www.hnbz888.com/news/66.html 发布时间:2019-11-11 点击:1526
白酒生产在我国有上千年的文化了,对于企业来说,如果想要新增白酒酿酒设备是需要受到国家制度限制的。前几天,国家发布了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,这个信息告诉我们,新增白酒酿酒设备将不再受限制。对于白酒行业是重大利好信息,那么企业要扩大生产吗?
白酒行业“紧箍咒”正式解除
11月6日,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,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。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1年本)(修正)》同时废止。新目录中,“白酒生产线”已从限制类轻工业中删除。
困扰白酒行业发展14年的“紧箍咒”正式解除。值得注意的是,相较于此前版本,“白酒生产线”是从“限制类”产业中移除。这意味着,白酒产业将不再成为国家限制类产业。
为什么要给白酒生产线设限呢?
据了解,这是因为长期以来,由于中国用世界不到10%耕地、6.5%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,需要养活世界近20%人口,因此“粮食安全”一直都是国家核心战略之一。自90年代开始,鉴于当时白酒产业集中度低、生产装备及技术落后,以及粮食相对匮乏的前提下,白酒一直处于被限制产业类型。
资料显示,将白酒生产线、酒精生产线(燃料乙醇项目除外)列入限制类目录,是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05年本)》。
此后的2011年版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中,除继续限制白酒和酒精生产线之外,进一步将生产能力小于18000瓶/时的啤酒灌装生产线纳入限制类目录,并将生产能力12000瓶/时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装生产线、3万吨/年以下酒精生产线(废糖蜜制酒精除外)列入淘汰类目录;
2013年,国家发改委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了调整,但其中对2011年版本中对酒类相关的目录未发生变化。到2019年4月发布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,征求意见稿)》,在删掉前述2011年新增的啤酒、酒精等生产线基础上,酒精生产线和白酒生产线继续列为限制类目录,但对白酒生产线提出“白酒优势产区除外”。
对于彼时将白酒生产线纳入“限制类”目录的决定,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答复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855号建议(将白酒生产线从限制类中删除)、第6672号建议(取消白酒产业限制政策)时表示,本世纪初,白酒产业产能规模过大、企业数量过多、行业布局分散等问题突显,对国家粮食安全和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,为此将“白酒生产线”列为限制类。
时至今日,中国酒业协会指出,如果单纯从粮食安全来看,历史现状已经不复存在。中国酒业协会曾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汇报并呼吁,取消或者调整白酒产业限制性政策,并曾组织了白酒企业人大代表提出了“关于取消白酒产业限制政策的议案”。
据网络数据显示,2018年,中国粮食产量达到6.58亿吨,实现了由“吃不饱”向“吃得饱”的历史性跨越,人均粮食占有量471.48公斤,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80公斤/人左右。据统计,自产+进口的双重供给下,水稻、玉米、小麦已经出现供大于需的情况,而上述粮食正是酿酒用的主要原粮。
利好来临,企业要扩大生产吗?
据酒业分析师观察,这一变化释放的宏观指导价值远远大于对行业实际的影响,一方面,这一轮白酒行业增长主要集中在名酒企业,而名酒企业此前大多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,不断对产能进行升级,因此并不存在很强的扩产需求;另一方面,国内白酒产业整体处于供给过剩的阶段,虽然新增产能解禁,但不会出现大面积扩产的情况。
以上就是近期白酒行业的市场情况,想要了解更多酿酒知识,请继续关注我们吧,http://www.hnbz888.com/xwzx.html。